

新闻中心
提升航运中心的服务功能上海到克拉玛依物流
来源:www.lhkelamayi.com 发布时间:2014/6/3 浏览次数:
提升航运中心的服务功能。发展航运服务业。目前,航运业及其相关产业仍然集中在船舶运输业和港口及水上运输辅助业上,但航运经纪和船舶融资、船舶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信息咨询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还欠发达,国际化程度较低。熟悉港口规划、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国际航运市场运作、海事法律、业务处理等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奇缺,初步估计,航运人才缺口达20万人。做大航交所的航运服务品牌。上海航运交易所经过几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
。但与构建资源配置型的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相比,特别是形成于洋山深水港相匹配的现代航运中心的服务功能品牌,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航交所发展的设施、政策等环境的制约是重要原因。因此,在重视洋山深水港硬件和品牌建设的同时,加强航交所品牌建设的设施、政策的扶持,对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功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功能的缺口导致资源配置的功能的欠缺。一是资源配置功能的单向性明显,主要是服务腹地经济,国际中转量较少,据统计,每年中国大陆约有数百万TEU集装箱在境外中转,仅中转装卸费一项,二年流失数亿多美元。二是服务成本高,口岸商务成本较高,在东亚各港中,上海港国际中转价格比釜山高。要求三:进一步提升产业功能,带动临港地区产业资源配置。由于体制等原因,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地区的发展仍然有所脱节,航运中心的资源配置功能尚未深入到城市和临港地区的产业资源配置中去。港航产业与临港产业的发展的互动联系尚未形成,产业资源的配置与港口集散功能的融合尚未形成;在发展空间上,港区与临港地区的发展互相分割,两者发展的有序性有待进一步协调。要求四:提升管理功能,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管理功能是资源配置功能所有子功能系统的“粘合剂”,通过管理功能的提升,带动其他子系统的有效运作。提高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提升管理功能。当前,最重要的是港口信息化建设,构建牵动长三角、长江流域物流流向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综合信息平台。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必将形成以信息化引导物流的运作机制,通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信息平台,引导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的进出口货物向枢纽港集散。在此,枢纽港的港口信息枢纽地位和港口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将是决定因素之一。但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与长三角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仍不高,覆盖长三角地区的通关信息化系统尚未建成,联系长江流域的“长江流域集装箱多式联运EDI系统”尚未实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涉及条块体制的各种矛盾,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协调部门和机构推进实施工作。提高管理功能的开放度,进一步探索枢纽港的国际化运作,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
http://www.lhkelamayi.com/yxlx/mbfgf1036544820.htm
http://www.lhkelamayi.com/yxlx/hfgh.htm
http://www.lhkelamayi.com/yxlx/fgrtgr.htm
相关新闻
- 2017/7/24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系统平台
- 2017/7/20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 2017/7/18智慧物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
- 2017/7/14给物流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2017/7/13上海仓储物流配送